文章来源:http://www.cna.com.tw/news/aloc/201809170024-1.aspx
南部五縣市西南氣流雨災原因透視(4)(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17日電)高雄市以15座滯洪池打造「海綿城市」因應極端氣候,但823大豪雨致河川溢堤、滯洪池失能、萬餘戶積水。面對治水課題,市府全區域檢討,要用分洪、滯洪、瓶頸段改道防災。
高雄市以10餘年時間打造全市15座總滯洪量325萬噸的滯洪池,面對過去的暴雨幾已能有效防治地勢低窪地區的水患,但是越趨嚴重極端氣候暴雨,823嚴重的災情,打亂了高雄市的治水效能,市府水利局也面臨重新檢討治水方向的嚴肅議題。
823大豪雨及西南氣流接力暴雨,高雄市淹水通報554筆,岡山潭底里積水一層樓深,永安新港社區一帶水深及腰;過去可以排洪的幹道溢堤、滯洪池失能,洪水無法宣洩,市府統計泡水汽車逾200輛、機車逾千台,地下室成了民宅的滯洪池。
面對質疑,代理市長許立明及水利局代理局長韓榮華勘災時,除了頻頻說抱歉,也說明暴雨已超越了高雄市區域排水設計及雨水下水道的最大容許量。
韓榮華分析致災原因,823強降雨,不管是時雨量、3小時最大雨量、24小時的最大雨量都超過排水防洪的設計容量。
他指出,23日最大時雨量在上午10時到12時,大寮區最大時雨量111毫米,最大3小時雨量在旗山、美濃區近230毫米,24小時最大雨量559毫米,多處積水地區降雨都達到「超大豪雨」等級。
他說,高雄市的區域排水採「10年重現期通洪能力、25年不溢堤」的設計標準,雨水下水道每小時以60到70毫米為保護標準。他將防洪設計比對暴雨量,已說明了823致災的原因。
地勢低窪的澄清路因為市府興建的寶業里滯洪池已經有效解決當地水患,7、8年來未再淹水;8月28日西南氣流暴雨再次鬧水患,水深及膝。
韓榮華說,28日清晨接連兩波強降雨,5時到7時暴雨不停,終致10萬噸的寶業里滯洪池被灌滿,不僅無法滯洪還溢流造成澄清路積水。
澄清路沿線店家進水無法做生意,面對治水失能的批評,韓榮華說:「如果這次暴雨沒有15座滯洪池,災情恐更慘重。」
高雄市2006年起推動治水工程,包括河道拓寬、河岸加高、排水道整治及興建滯洪池等。
韓榮華表示,早期的治水多著重於河道拓寬或堤防加高,快速排洪卻也讓下游因水洩不及造成淹水;近年市府採滯洪方式可避免堤防無限制加高,並提供多餘洪水暫存空間,保護人民免受淹水之苦,還能增加綠覆蓋率,減少熱島效應。
高雄市15處滯洪池,占地128公頃、滯洪量逾325萬噸,是近年高雄可以成為「海綿城市」發揮滯洪功能的利器。
他以99年凡那比颱風24小時降雨933毫米、淹水面積6000多公頃,對比高雄市興建多座滯洪池後,面對105年梅姬颱風降雨876毫米、淹水面積400多公頃說明淹水面積足足減少約6000公頃。韓榮華肯定滯洪池的效能。
居住在梓官區的居民李月里說,凡那比颱風造成她的住家附近近百戶淹水及胸,沙發、電視櫃及鋼琴都報銷了,原想認賠賣屋搬家,但房子難以在短時間內脫手。後來市府在岡山興建典寶溪滯洪池,8年來,岡山白米里、梓官區一帶不再淹水;這次823大豪雨,梓官也沒有積水,她很認同典寶溪滯洪池的效益。
只是典寶溪約60公頃150萬噸的滯洪量,光就土地取得、地點的適當性和龐大的購地費而言,說要增建滯洪池都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檢討823致災原因,水利局快速提出五甲尾地區治水辦法,包括規劃土庫排水幹線與五甲尾排水交匯區建55萬噸容量的滯洪池;仁武八卦寮一帶也擬打造草潭埤雨水調節池,另外還要打造永安滯洪池等。
從檢討治水的方式看來,滯洪池仍不失為紓解水患防災的方法。韓榮華說,市府採「綜合治水」方式,排水整治以「全區域」檢討,再對局部防洪能力不足的地區搭配不同的處理方案,例如分洪、滯洪、局部低窪區抽水、瓶頸段改道等。
他認為滯洪池可在洪峰來臨時削減洪峰流量,只不過在都會區,土地取得實在太難了。
肯定滯洪池的滯洪功能,卻又受限於土地取得不易的問題,許立明說,未來治水應有「微滯洪」的概念。
所謂「微滯洪」是計劃透過公園新建工程闢建小型滯洪池或配合重劃、改建雨水下水道系統,搭配分洪或滯洪以滿足都會防災需求的方式。
紓解水患,屏東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丁澈士肯定滯洪池的功能,但也考量土地取得不易的現實問題,他認為面對極端氣候,民眾應該要有「與水共生」的觀念,設防水閘門或採浮動置物的方式以減少財損。(編輯:吳協昌)1070917
關鍵字標籤:...
|